我爱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我爱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 新闻动态 > 1981年,74岁的萧克回乡来到萧亮家,萧克感叹:萧家只剩我一人了

1981年,74岁的萧克回乡来到萧亮家,萧克感叹:萧家只剩我一人了

发布日期:2025-04-16 05:20    点击次数:172

从北伐战争到南昌起义,再到井冈山时期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萧克的军旅生涯几乎涵盖了我党我军从成立之初开始的每一个重要的时期。

25岁任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30岁率八路军包围北平,建立了敌后之敌后根据地;40岁参与了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南、直追穷寇,埋葬蒋家王朝。

无论是军龄,还是军功方面来说,萧克在我军都有着极高的分量。

1955年授衔时,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后世的很多人都认为萧克的军衔授得低了些,因为抗战时与其同时期出任八路军主力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徐向前都已经是元帅了。

但在萧克的心中,这些其实已经都不重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将半生都奉献给了解放事业的军人,能够见到新中国的成立,与人民的解放已经是一份莫大的幸福了。

在这个过程中,萧克一家已经做出了太多的牺牲。

展开剩余91%

大哥萧克昌之死

1907年,萧克出生在湖南郴州市嘉禾县泮头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父亲与伯父都是远近有名的读书人。

那时候农村的读书人大多是耕读传家,虽然都是读书人,但是生计来源和大多数的农户家一样都依赖于家中的那几亩薄田。

萧克家中最开始有兄妹9人,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其余不幸早夭。兄妹六人加上父母一家八口,仅依靠六亩半水田和一些旱地,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为了帮助家中长辈减轻生活的担子,萧克的哥哥萧克昌放弃了到私塾求学的机会,将这个机会让给了两个弟弟萧克允和萧克。

大哥给了两个弟弟求学的机会,因此兄弟两在私塾求学都十分的用功,从私塾开始一直到后来上高小。

两个弟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如果日子能够这样稳稳当当地过下去,或许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已经没有动摇到农村地主阶级的根基。整个社会的封建性质并未改变。

在当时的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大地主阶级依靠土地兼并、流转作大,逐渐形成了半农半商的财主。

为了养活家人,萧克的父亲向当地的一户地主萧仁秋家租了几亩地来种,适逢灾年,萧仁秋将算盘打到了萧克一家的头上。

重利盘剥之下,萧克一家的日子几乎已经是快要过不下去了。这时候,一直在家帮农的萧克昌因为年轻气盛,为了家人的出路遂起了反抗之心,便与当地的绿林合伙劫富济贫。劫掠的对象正是萧仁秋。

可是因做事不密,后来被萧仁秋所知晓,联系了团防局把萧克昌抓进县衙,萧克昌当天就被杀害。萧仁秋为了狠狠地敲萧克家一笔钱,于是勾结县衙又将萧克抓捕入狱。

一个儿子被杀,一个儿子入狱,一家人几乎被逼到了绝境之中。为了营救被困牢狱之中的萧克,萧克的父亲只好向亲友借了100块大洋将萧克赎回。

萧克与二哥萧克允都知道这是地主萧仁秋一家有意做局,就是要将自己家逼上绝路。为了还上这笔账,萧家将土地全都抵了出去,但即便是这样也都还欠着不少。

无奈之下萧克允在安排好弟弟萧克与父亲之后便到城里面去打工还债。经过一年多省吃俭用的日子,萧克允终于和父亲一道还清了家中所欠的债务。但此时的萧家可谓是一贫如洗,光景惨淡。

兄弟二人投身革命

还清债务的萧克允在1925年的时候南下广州考入谭延闿的湘军讲武堂,读了军校,写信回家,得知消息的萧父与萧克都为此而高兴。地主萧仁秋一家得知为此吓得不轻。

后来萧克在给二哥的回信中也表示自己想要结束学业与二哥一道去广州参军,这个想法很快便被萧父与二哥给否定掉了。

大哥已经没了,二哥参军那也是九死一生,要是萧克再去一旦两兄弟在战场上出点意外,那么萧家便真的是没人了。

于是萧克允在给萧克的回信中告诫萧克要好好读书,等读完书要是还想参军的话必不在阻难。

谁知萧克将哥哥的话当了真,在结束了在本县甲种简易师范学校的学业之后便独身一人去到了广州。

1926年初,萧克在广州考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并在这里遇到了二哥萧克允。

后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并入了黄埔,因此萧克成为了黄埔四期的学员。同时兄弟两人还在黄埔期间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加入了共产党。

北伐开始之后,萧克被分配到叶挺麾下,任连长兼政治指导员;二哥萧克允则是跟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第十八团,并在该团侦控队任指导员。

二哥萧克允在攻克南京、杭州的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弟弟萧克也在国民革命军征战江西、浙江等地时成为了叶挺手下的得力干将。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之时。蒋介石勾结反动势力夺取了革命的成果,并发动了臭名昭著的412政变,在此之后不久汪精卫也发动了715清党行动。

宁汉合流之后共产党的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多地的党组织也纷纷转入地下活动。

此时的萧克允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之后,无奈之下便脱离了部队,悄悄地起身返回湖南老家,而萧克则是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在起义军南下途中任71团4连连长,但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遭遇失败,与部队失联的萧克也只好返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的萧克见到了阔别多时的二哥萧克允,两兄弟商量之后决定在湖南寻找党组织,并就地开展革命运动。

兄弟二人回到嘉禾县之后便在当地想方设法的暗中寻找党组织的下落。正在两兄弟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兄弟两人的这里。

萧家的族中兄弟萧亮也在这时回到了老家,说起这个萧亮还曾是萧克的同学,两人曾一起读的高小。

萧亮从小就有革命之志,而后出门求学才与萧克断了联系。萧亮这时候回到嘉禾县,这使得萧克与萧克允两兄弟极为敏感地注意到了萧亮的身份。

萧克与萧克允兄弟二人在获知了萧亮的住处之后,便即刻起身到了萧亮的住所。三人见面之后,经过一番寒暄与试探之后才知道原来三人都是共产党的人,皆因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才逃回了家乡。

在萧亮的帮助下,萧克与萧克允终于同临武的党支部取得了联系,并一同开展革命斗争。重新与组织取得了联系的兄弟二人各种都被安排了新的斗争工作。

二哥萧克允牺牲

萧克允被安排到鄂东南红军驻地,先后任彭杨军校教官和北路指挥部参谋长,萧克则是在嘉禾县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南区支部,并在1928年1月任宜章县游击队长并后率一部宜章农军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

原本以为只是短暂分别的兄弟二人,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萧克允带队在湖北通城进行反“围剿”作战时,为了拔除敌人的碉堡,萧克允带着炸药包前去爆破。

结果因为躲闪不及,被炸断了双腿。虽然战友们拼死将其救出,但是萧克允依旧是没能抢救过来,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萧克允牺牲的消息直到1932年才被萧克所知晓,萧克强忍住了巨大的悲痛,在湘赣苏区指挥着部队与敌人周旋,此时的萧克已经是湘赣苏区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路线错误,红军被迫长征。萧克带着四千人红六军团作为红军的先遣部队北上,并为红军主力大部队开辟通道。

萧克唯一幸存的孩子

萧克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长期间,大儿子萧堡生出生了,但是由于当时正是长征的紧要时刻,萧克决定让人将尚在襁褓中的萧堡生送回了湖南老家。

不幸的是,萧堡生最终在日军空袭湖南时不幸被炸死了(一说是感染日军投放的鼠疫病毒)。

二女儿刚生下时物质条件极差,不久之后便夭折了。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萧克的小儿子萧星华。

萧星华出生于1939年,当时萧克夫妇正在河北晋察冀地区开展抗日工作,适逢敌人的大扫荡,在转移前萧克只好将尚在襁褓之中的萧星华托付给当地一家老乡。

老乡一家用尽了一切办法最终才保住了萧星华的性命,1942年,萧克才从老乡的手中接过了寄养的萧星华。

在见到萧星华后,萧克对着萧星华说道:你和我一样都只是兄弟里面的最后的一个人了!

建国后,萧星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到国家体委工作。1983年,他调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作,官至少将,1997年退休。

当年一同参加革命的同族兄弟萧亮的结局

1981年,74岁的萧克回乡来到萧亮家,当时萧克在萧亮家门前驻足了很久,随行人员都以为则是萧克家的老宅,直到萧克说起自己兄弟二人与萧亮当年那段往事的时候人们才知晓。

在问及萧亮后来的情况时,当地的工作人员调阅了历史档案,才知晓萧亮的情况,原来在1928年时,萧亮就叛变了。

1928年四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湘赣地区到处抓捕共产党人,而萧亮便是这时被捕的,被捕之后萧亮没能经得住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最终成为了叛徒。

经萧亮出卖而被捕的我党地下人员有很多,后来国民党还为其安排了职务。

解放战争时,萧亮自知当年所作所为绝无被宽恕的机会,索性带着几个手下在解放军进城之前逃到了大山里面做起了土匪。

1950年,萧亮被解放军抓获,并在当年10月被判处死刑。

萧克在听闻了萧亮当年的事情之后,只是掩面叹息,萧克万万没想到,当年一起投身革命的萧亮最终竟然会走到这一步。

萧克最后感叹道:“如今萧家只剩我一人了。”

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萧亮的结局让人唏嘘。萧克的一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付出的太多太多,生于那个动荡的时代,即便是萧克这样的盖世将军也难以把控一生的命运。

萧克家如此,全国又有多少人家不是在这动荡中妻离子散呢?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我爱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top